2020部落格BLOG

2020.09.29

《搖擺.D》人物專訪-楊桂娟:從創作,看見人與人之間的可能性

時 間 | 2020年09月15日(二)15:15-16:30
受訪者 | 楊桂娟(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專任教授)
編 輯 | 沈佳燕
撰 文 | 莊馥嘉

 


楊老師排練過程(圖片提供 楊桂娟/攝影 莊漢林)

  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雖然讓今年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無法邀請國外的編舞者來到臺灣進行共同創作與交流,但也為此帶來新的契機,受邀團體「大觀舞集」轉而集結了四位臺灣本土的舞蹈創作者來為這次的公演【搖擺‧D】進行編舞。

本次藝術家之一楊桂娟老師,二十七年前於板橋設立組合語言舞團,並從此開始三十餘年的舞蹈創作生涯,以書法、人文美學為基底發表一系列的舞蹈創作作品。獨特的編舞手法於今年大觀舞集所帶來的【搖擺‧D】中,同樣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編舞者之一楊桂娟老師(以下簡稱楊老師),如何從舞蹈創作教育者的工作立場,利用創作的過程,發掘人與人之間的可能性。

 
 

 “  我從來不會定位自己是一位藝術家,或是一位舞蹈創作者。對我來說,最舒服(Comfortable)的職稱是「舞蹈創作教育者」 ”

一開始楊老師便談到對於自己身份的定位,她說她認為,無論在舞蹈或是任何的藝術領域裡,對與錯、好與壞都並非最終且唯一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在創作的過程中找到自己」,明白自己能在什麼樣的自由內,將潛能發揮到極致,在什麼樣的限度下與其他舞者或編舞者找到最舒服也最和諧的共處模式,最後才有共同的創作產出。這是她一直深深著迷於創作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直心繫努力維持的「關係」。

 

 “  關於「關係」的構建,它有自己的部分,也同時有其他人的存在。舞蹈不只是純粹的創作過程,更是人際關係的哲學辯證。 ”

作為學生?還是做為舞者呢?創作的魔力讓楊老師至今仍保持著創作熱情,她也不諱言其中「關係」的維持,時常是一個作品是否能達到真正的「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攸關能否「在一起」的陪伴界線,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其實難以參照。

她提到創作中,每個人在創作中所建立的關係相處都是獨特的,過去與專業的舞者工作時,「多數時候都不會避諱談論團隊內的問題與個人不滿」,但容許在教學場域裡發生,這也是她希望帶給學生們的重要過程。她選擇與學生們建立平等 (equal) 的關係,讓表演者們在感受到安全的環境下,分享自己在準備演出時的感受與困難,並同時思考對於編舞者產出的文本及給予自己的指引。


排練過程(圖片提供 楊桂娟/攝影 莊漢林)

 

 “  我認為,透過對等的關係獲得夥伴全然地信任,這比任何事情都來得更加地重要。 ”

除了師生關係的難題,表演者的狀態也並非固定不變。對此,楊老師讓表演者們每隔一段時間紀錄工作期間的感受。她說道,作為有機的人類,隨時聆聽自己的感受並整理其思緒,是一個很好的檢視身心狀態步驟,我們的想法往往會隨著當下的感受而有所變化,因此她藉由這樣的方式帶領他們沈澱、審視自己的想法。雖然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不安、煩躁及不確定的感受產生,但是鼓勵表演者在這個過程中打開自己的內心、自我反思,並同時相信自己的潛能,這是一個建立起互信、有機結構的方法之一,而表演者是否選擇進入,或許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課題。

透過第三雙眼的作品命名,不論是編舞者、表演者或是旁觀的第三者,都有屬於自己的閱讀與詮釋角度,而這個舞作是屬於楊老師與她的舞者們的共同創作,這些詮釋角度透過各自成長經驗的滋養使得每個人成為獨一無二、能夠自由地創造。

楊老師在創作的路途上,透過歸納與整合同時容納了屬於「自己」的創作元素,以排練助理理性的觀察,分析出三個主觀角度的「我」,疏理出作品的發展進程,從存在這個事情當中,看著它的發生,最後看著它的消逝作為創作核心,最終透過排練助理命名為「《既事、既視、既逝》」。

在藝術節裡,我們藉由舞蹈討論「當下我」的「在場」與「存在」,而楊老師則透過表演探討親情、友情與愛情等生命經驗,以實踐「個體與群體之間的依存關係」。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