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落格BLOG

2021.12.27

王甯《運動提案》工作坊側記:尋找身體「動」的邏輯

時       間|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17:00-18:00
授課教師|王甯
指       導|陳慧珊(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表演藝術評論總監)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陳劭瑜(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班二年級)



       本次2021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運動提案》,由編舞家王甯老師策劃主演。從2019年ARTWAVE(臺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規劃參與的推動計畫獲選中,重新思考自身面對藝術的創作方式,倘若不再服務其他人,身體還能如何「運動」呢?透過自我提問,從回歸自我至重新建構創作思維,發展出階段性的呈現。接續2020年「三十沙龍創作空間」再發展為《15分鐘運動提案》形成今年的六十分鐘《運動提案》。


(最開始的破冰 圖片提供 藝文中心)

 

       王甯老師:「倘若運動是萬物運作的原則,那我們也無需有目的性地運動。」王老師認為運動和萬物運作的原則是一樣的,不用特別地規範,觀眾自會對應過是的經驗,帶入自己的詮釋。但看似簡單的規則,我們又要如何在這個規則與框架之中,保有自己的想像呢?


 “這是一個長期的探索與累積,沒有議題,是一種動的邏輯。”
 

       工作坊的一開始,王甯老師請同學們在空間中圍一個大圈,開始輪流自我介紹,分享此刻想說的任何一件事情。再用右手呈現自己的心情狀態、左手呈現身體狀態,最後不失禮貌地透過身體碰觸交棒給下一位學員。緊接著王甯老師請學員任意走動,在空間中走一走、晃一晃,找尋自己覺得舒適的位置。再把自己的身體安置在一個舒服自在的狀態,想要站著、坐著或趴著皆可,唯一的指令必須在這個空間保持交流。

       在王甯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依序打開味覺、嗅覺、觸覺感受,藉著執行與感受,反思感官遺忘的速度,認識這個空間或是生物。今日感受到的速度感是什麼?皮膚接觸地板最多和最少的面積長什麼樣子?保持一個運動的原則和自己今天想要的速度,即使沒有邏輯,卻能慢慢找到身體上的「運動」線索。

       整個活動從破冰開始,過程中感官的接收包含了視覺、聽覺與觸覺。再透過闔上雙睛關上視覺的方式,啟動身體感知與覺察這個世界的連結,更透過不忘呼吸的過程中,自由的調整與變換姿態,讓動作不再只是一個被創造的姿勢,而是成為接受環境後的樣態展現。
 
(工作坊分組討論情形 圖片來提供 藝文中心)

 
 “運動不僅是人,是整個生態或是這個地球在運動的感覺、運動的能量”
 

        工作坊的尾聲,老師請同學們分組,各組討論自己所理解的運動是什麼?若要做一個三分鐘的呈現會怎麼做?在一張白裡透光的紙和五支彩色筆之下,不受限制的形式,整個空間中看得見的都可視為素材之一。讓參與者試著聯想,萬物與運動的關聯是什麼?自己的觀點又是什麼?

       同學們的創作過程如同《運動提案》的製作期,每個人用不一樣的觀點切入、帶領其他人進行運動。同樣由身體出發,以不同的經驗與體驗,再接收不同的回饋擴展自己的運動小宇宙,而在此唯有打破框架,才能創造身體自由的體驗。

 
(圖片來提供 藝文中心)
 
 

回上頁